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合同

抵押合同生效以什么为条件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12-21 阅读: 124次

一、抵押合同生效以什么为条件

签订抵押合同的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抵押合同是当事人自愿签订的,并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四百条【抵押合同】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担保的范围。第四百零二条【不动产抵押登记】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第四百零三条【动产抵押的效力】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

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二、合同担保的抵押和质押有什么区别

债务人或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或权利为质物。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对债权人以一定财产作为清偿债务担保的法律行为。

提供抵押财产的债务人或第三人称为抵押人;

所提供抵押财产称为抵押物;

债权人则为抵押权人,因此享有的权利称为抵押权,为担保物权的一种。

质押和抵押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转移担保财产的占有。

抵押不转移对抵押物的占管形态,仍由抵押人负责抵押物的保管;

质押改变了质押物的占管形态,由质押权人负责对质押物进行保管。

一般来说,抵押物毁损或价值减少,由抵押人承担责任,质押物毁损或价值减少由质押权人承担责任。

债权人对抵押物不具有直接处置权,需要与抵押人协商或通过起诉由法院判决后完成抵押物的处置;

对质押物的处置不需要经过协商或法院判决,超过合同规定的时间质押人就可以处置。

质押贷款与抵押贷款,道理是一样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抵押合同生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符合上述条件的,抵押合同生效,但抵押权不一定成立。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抵押合同生效以什么为条件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hetong/605834.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