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合同

如何理解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04-10 阅读: 378次

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

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公证具有保证债务履行和替代其他担保形式的法律效力。这种提存一般是基于合同双方的约定,一方当事人先履行合同,为了保证后履行合同的一方支付相应的对价,由后履行方将合同对价提存于公证处。在先履行方的履约行为符合合同规定后,提存标的物即由先履行合同方领取。在先履行方的履约行为不符合合同规定时,则其无权领取提存物。

1、如果此时受领人是被执行人,那么只有在受领人按规定履行合同后,其才享有领取提存物的资格,此时若其为了逃避执行拒不领取提存物,则法院应该可以对该提存标的强制执行。

2、如果此时提交提存物的公证申请人是被执行人,那么在先履行合同方的履约行为不符合合同规定,提存申请人享有取回提存物资格的前提下,若其为了逃避执行拒不取回提存物,则法院应该可以对该提存标的物强制执行。

在此情形下,一般不会发生受领人因下落不明,超过法定期限不领取该提存物的情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保护执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稳定和公证诚信秩序出发,对经公证的提存标的物能否强制执行的问题,应区分不同情形,不同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如何理解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hetong/230031.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