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民事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哪些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3-01-12 阅读: 107次

1、客体要件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公用电信等通讯设施。

如行为人破坏的是广播、电视、电信部门的非直接用于通讯的设施如行政办公设施、日常生活设施或者虽属广播、电视、电信设施,仅属于一般性的服务设施,如宾馆、单位内部的闭路电视网络,城市中的公用电话亭以及一般的民用家庭电话等等,都不属于本罪对象。

对之进行破坏的,不能构成本罪。

构成犯罪的,应以他罪如故意毁坏财物罪等论处。

此外,必须是正在使用中的通讯设施才能成为本罪对象。

倘若不是正在使用,如正在制造或虽已制造完毕但未安装交付使用的,对之进行破坏,亦不构成本罪。

这是因为,只有对正在使用中的通讯设施进行破坏,才能给公共安全带来危害,而危害公共安全,则是构成本罪的一个重要条件。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破坏方法多种多样,如拆卸或毁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重要机件,砸毁机器设备,偷割电线,截断电缆,挖走电线杆,故意违反操作规程,使机器设备损坏,使广播、电视、电信通讯无法进行等。

如果用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则同时触犯本罪和放火罪(或爆炸罪)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

根据对想象竞合犯“从一重处断”的处理原则,应以放火罪或爆炸罪论处。

构成本罪,只须在客观上实施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可成立。

这里危害公共安全,一般是指通讯设备因遭受破坏失原有功能,以致造成公共广播、电视、通讯不能正常进行,使不特定多数的单位和个人无法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或者进行其他通讯联络活动,并且由此可能引起其他严重后果。

如果行为人破坏通讯设备并不影响正常通讯的部件,或者仅将一户的电话机盗走,并不危害通讯方面的公共安全,不能以本罪认定。

视情节可作故意毁坏财物罪或盗窃罪处理。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从事广播、电视通讯业务的人员。

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故意的内容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破坏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的行为会危害通讯的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实施本罪的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如出于报复泄愤、嫉妒陷害、贪财图利等。

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破坏方法除拆毁通讯设施等一般方法外,还包括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方法。

以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方法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等设施的,属于手段牵连。

根据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应当择一重罪处罚。

即应按放火罪、爆炸罪处罚。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哪些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minshi/31463.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