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民事

回避的法定原因有哪些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03-29 阅读: 388次

回避适用于民事诉讼的所有程序,无论是一审还是二审、再审,同时对执行程序也适用。一些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对回避问题做了更为细致的规定,今天若悠网小编这里只说明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回避的法定原因:

民事诉讼法在回避对象上,适用于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和执行人员,与刑事诉讼一样,证人不适用回避,只要知道案情就可以成为证人。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

2、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办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

5、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这些其他关系包括了姻亲、同学、同事、师生等。

6、审判人员、监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7、凡在一个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工作的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他程序的处理。

8、根据《法官法》的规定,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担任该法官所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回避的法定原因有哪些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minshi/16753.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