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民事

死因不明司法鉴定结论下的责任承担是什么样的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03-18 阅读: 409次

我们知道法官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时是很依赖司法鉴定的,我们也对结果深信不疑。但如果出现了,法官在审理有些案件时,由于没有进行尸检,而无法做出鉴定结论等,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这种结果呢?谁又该来为未行尸检的结果买单呢?下面若悠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患纠纷谁承担举证责任

医疗事故纠纷的举证责任,一直是患者意见最大的问题。在2002年4月1日以前,医疗纠纷适用的举证规则同一般侵权纠纷相同,即谁主张谁举证。这样一来,对医学知识水平和对证据的掌握处于劣势地位的患者来说就不公平了。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司法解释从2002年4月1日起实行,解释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很多患者以为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实行后,患者就不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了,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患者提起诉讼,必须承担部分举证责任,即证明患者曾在该医疗机构就医、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给患者造成了身体上的损害后果。医疗机构需对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但是在实际诉讼过程中,由于案件的特殊性,还涉及其他的举证责任,如患者死亡未进行尸检,谁承担责任。

患者死亡后未尸检谁承担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凡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亡原因的,在有条件的地方必须进行尸检。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当请当地法医参加。医疗单位或者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者拖延尸检时间超过48小时、影响对死因的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

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在医患双方对患者死亡原因有异议的,应当进行尸检,哪一方拒绝尸检,影响到对死因的判断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能仅仅依据举证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判决医疗机构承担责任。

在平常生活中,能造成人员死亡的因素有很多,这就很可能给死亡的司法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紧接着也就出现了一些死亡不明的司法鉴定,在这种情况下,死亡的司法鉴定结果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当然对于责任的承担问题也不会有大的影响。如果您有其它问题,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死因不明司法鉴定结论下的责任承担是什么样的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minshi/16035.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