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婚姻

压岁钱的归属问题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04-04 阅读: 409次

“这个小人精,自己红包管得妥妥的,还有部分长辈是微信转账给他的,因为他微信没有实名验证,他转给我,让我提现给他,今天我没现金,居然让我写欠条,然后把‘欠条’放自己保险柜了”。

网友“小小草”在网上说:“这是同事罗姐在微信朋友圈发的自己孩子的趣事,小朋友把自己的压岁钱管得很牢。因为很多压岁钱都是微信红包的形式发的,小朋友通过妈妈提现,妈妈没现金,就被孩子要求打‘欠条’,大家看得都笑死了。“后来同事罗姐还是非常配合地在‘欠条’上签了字。哈哈,不能不说现在孩子的‘金钱意识’‘风险意识’‘维权意识’已经大大提高,我觉得这是好事。

“小小草”还晒出了一张图片,是罗姐的孩子紧紧握着铅笔,认真地在一张练习纸上写,××欠××1500元。落款是甲方×××,乙方×××。想当年我们的压岁钱都会被父母以“帮你交了学费了”、“我们帮你存着等你以后花”等理由搜刮走,现在的小朋友可不好糊弄了,那么家长能够以“孩子还小”为理由拿走孩子的压岁钱吗?

解读压岁钱的归属问题

有人认为,自己的孩子收到压岁钱,作为孩子的父母,也要相应给对方的孩子同等数额甚至更多的压岁钱,这是“礼尚往来”。由此可见,孩子的压岁钱不是白来的,而是通过家长之间财产的交换而来的,不能视为孩子自己的财产。也有人认为,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应该属于孩子所有,家长不能霸占,这是对孩子财产的侵犯。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压岁钱”的法律性质呢?

孩子的压岁钱是别人给的,这应当属于孩子获得的“赠与”,获赠的财产当然应该属于孩子所有,不能视为家长的财产。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行为。一般来讲,赠与合同是一种实践性合同,一经交付即不得反悔。给孩子压岁钱完全符合赠与的条件:赠与人是父母或亲友,孩子是受赠人,赠与人给压岁钱都是自愿且无偿的,而孩子作为受赠人也是愿意接受的。

认为压岁钱是家长间的财产交换,这不符合法律事实的。因为在家长互相给对方孩子压岁钱的过程中,家长之间并没有进行直接的对话或财产交换,这是两个并行的赠与行为,不能直接“忽视”掉孩子将其“合并”成一个行为。

因此,压岁钱是孩子的财产,毋庸置疑。家长们可以帮孩子代管压岁钱,但不可以“侵吞”他们的个人财产,从小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压岁钱的归属问题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hunyin/268390.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