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婚姻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监护人如何确立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03-20 阅读: 376次

在我国,未成年人与精神病人都不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因此需要一定的人员来监护教育他们,并承担给其他人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那么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监护人如何确立?今天,若悠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如下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确立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监护人是从有利于被监护人的生活、健康、成长有利等方面从近亲属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监护能力的下列人员中确定:

配偶、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监护人可以是上述人中的一人,也可是上述人中的多人,由多人承担监护职责的,监护人之间应有书面的约定。监护人分为三种:法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和委托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出可以担任监护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的指定监护人: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

4、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的委托监护人: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未成年与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确立问题的法律知识,目前我国法学理论中存在法定监护与委托监护两种情况,需要当事人多加注意。除此之外,监护人的权利与职责也是十分重要的。若您还有疑问,若悠网还提供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在线咨询。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监护人如何确立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hunyin/264901.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