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 > 公司

国内本土第一个医药企业托管案追踪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04-04 阅读: 435次

前不久,华北制药的合资公司??金坦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营销中心的职业经理人S君悄然辞职,而S君是一年前是作为北京群英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委托管理(托管)金坦的后续交接人“空降”到金坦的。S君的离开,代表着我国本土第一个咨询公司托管医药企业的案例就此划上了句号。

托管由来

这个号称“国内本土第一个医药企业托管案例”的结束,意味着成功还是失败,各方人士有不同评判,但有一点是大家认同的,即为以后医药产业托管模式的运作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

委托管理模式,在酒店业及其他一些行业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在医药行业还算得上是个新鲜事物。由于酒店业管理标准化,管理内容清晰,较容易规范,对其托管较容易通过培训达到标准,并把人员纳入到系统管理中。

医药行业的特点与中国医药市场的现状决定了医药领域的托管要复杂得多,被委托机构与委托企业双方都要面对经营的巨大压力与风险。“不是想托管就能托管得了的。”群英顾问的董事任积页对记者说。

任积页是一个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医药咨询师,对于金坦公司的托管方案,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最先是由他制定并执行的。

群英顾问与金坦的合作是怎么开始的呢?

鉴于市场竞争异常残酷,作为中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之一的华北制药集团,一直想把生物基因工程药品发展成为企业的一个主要产业。20世纪90年代末期,华药投入3亿元建立了金坦公司??拥有当时按世界先进标准建设,目前仍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生物基因工程药品生产线。有业内人士称:“金坦的生产线开工一个月,就能满足全中国市场一年的生物基因药品需求。”

但金坦面临着尴尬,有一流的生产线,却没有一流的产品项目。其拥有的是不少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已经上市销售的品种,如EPO、GCSF等。金坦不拥有产品优势。由于当时华北制药的高层准备以金坦作为介入生物制药领域的契机,并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因此,在不具备产品优势的情况下,如何迅速把市场做起来,成为当务之急。据知情人士透露,华药高层担心,在华药这样的老牌国企内,通过大胆变革来实现产品营销上超常规的发展突破,存在难度,需要一定时间,于是萌生借用外力的念头。

华药最初只是聘请群英顾问为金坦的产品上市做前期市场调研,以及上市计划和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在决定借用外力后,最终拍板让群英顾问全权负责金坦公司的营销,任积页则代表群英顾问对托管方案做执行工作,并组建金坦营销中心,出任中心总经理。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国内本土第一个医药企业托管案追踪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falv/gongsi/395425.html

若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