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 > 创业必读

管理替代--创新的绊脚石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8-08-20 阅读: 509次
吃饭的时候,人们都是直接走向餐桌或取餐处,绝对不会发生到处巡视“今天是用筷子吃饭还是用勺子吃饭”的告示的现象。如果有,此人肯定是精神上出了什么毛病。但是,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行为中,会经常发生“请大家注>意,今天是中餐,请用筷子吃饭”的类似性质的管理现象,人们常常不以为然,甚至还将这种行为当成“务实”的作风加以赞扬。其实,这是一种有碍于创新的管理替代行为,不仅不应鼓励,而且还要列入管理规范,加以制止。

  管理替代现象,在管理工作中能够阻碍创新的弊端往往被忽视,只有充分认识其行为的危害性,才能真正提高企业总体的管理素质和水平,才能真正把管理变成生产力。

  管理替代的危害之一是:职责错位,管理意义无存。要施行管理就必然产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其实,被管理者的提法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而且只是一个管理科学中特定的管理概念。下属在领导者面前,只能是被管理者,因为领导只有通过对下属的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目标。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被管理者只有同管理者组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因此,被管理者也有自身岗位的管理对象、管理责任和义务,因为实现管理目标的利益是共同的。但是如果把被管理者的管理责任和义务同管理者的地位、作用、责任、义务完全等同起来,造成领导与下属的错位,就会破坏管理体系和管理分工,使管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复存在。

  管理替代的危害之二是:事必躬亲,管理标准降低。一个领导者对下属事事不放心,说明这个领导缺乏“信任管理”的领导人素质。表现分为三种,一种是下属能做事,但领导人就是放心不下,事必躬亲;第二种是下属不能做事,领导人又不能果断地作出撤换或者培训提高的决定,事必躬亲;第三种是下属不敢做事,因为怎么做都不能同领导想像的一模一样,稍有不同,就要挨批评,造成下属怠工,所以领导还得亲自动手。这三种情况的结果都等于领导者自己给自己下达执行指令。这种替代行为必然会降低管理标准。一方面会造成下属对领导的不满,进而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既然领导能亲自动手,还给我下达指令干什么”。下属的这种消极心理,会严重影响管理创新,并且有损整体使管理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另一方面会养成下属的依赖性。“反正我干不干都一样,领导必定会亲自动手,他会把下达给我的指令再由他自己去完成”。久而久之,将致使下属责任感减弱、不求突破,岗位责任标准下降,办事效率低下。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投诉邮箱:tousu@ruoyo.com

本页标题:管理替代--创新的绊脚石

本页地址:https://www.ruoyo.com/zhichang/bidu/383469.html

若悠回归